焦点报道:创新机制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双新”实施

时间:2023-06-14 17:36:21来源:中国网创新中国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成为全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为落实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要求、建设好示范区,我们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以教学变革为核心,创新实践推进机制,探索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新思路、新路径。

一、以教学变革为核心深入推进“双新”实施


【资料图】

“双新”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以教学变革为核心,开展学校课程体系、考试命题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本研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整体性建设。

1. 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依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在重视学校以国家课程内容延伸为主旨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同时,推动学校课程体系的结构性优化,强化以学科教学方式变革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建设。倡导课程丰富性和质量建设并重,引导学校注重课程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校适当控制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数量追求,注重打造精品化、品牌化校本课程。

一方面,引导学校探索以项目式、大单元式等综合性学习为主的跨学科课程建设,开发情境式、探究性学习课程。另一方面,探索开发不同学科基于微观教学方式变革的校本课程,如物理实验教学、艺术创意教学、历史微观叙事教学、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等。同时,围绕深化“五育”并举,探索“五育”融合及其课程建设,引导学校在有限的课时内强化“五育”并举,实现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的相互融合。

2. 加强课程组织管理

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出台学生发展指导建设方案,推动学校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要求,完成必修课内容后再进行分班。聚焦职业信息库、劳动教育、科创教育、升学资讯、家庭讲堂、社会体验等内容,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建设深圳市学生发展支持智慧平台。研制学生生涯教育指导意见,实施普通高中教师全员参与的学生发展指导专项培训,深化实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推动普通高中结合自身校情,加强选科走班指导与管理,目前已形成两种主要的走班模式:一是“固定班+走班”模式,即将选择相同学科的学生分为固定的行政班,无法整合的学生进行走班,此类比例约占85%;二是分类分层走班模式,即按照学生选科情况和学科学习情况,进行分类与分层相结合的走班方式,此类比例约占15%。

3. 构建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深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方面我们构建学业增值性评价体系,基于普通高中学业成绩、生源实力的正态化等级分布情况,考查普通高中学业成绩与生源综合实力的变化值、保持值以及相应的进步值和退步值情况,实施学业增值评价。同时,探索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即在学业增值评价的基础上,开展相对独立的课程建设评价、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另设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示范辐射等4项相对独立的关键指标,构建简便、可量化操作的核心指标体系,强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主要请外聘专家对各学校的课程开发典型案例、教学设计案例及示范课例,进行定性评价。对教师发展的评价,根据教师业务比赛获奖、科研成果等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则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科技创新发明及作品创作等情况进行数据量化统计。综合起来实现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引导学校积极深入探索新课程新教材的创造性实施。

4. 深化考试命题、教师培训、校本教研等配套制度建设

推进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日常考试命题改革,开展命题培训和比赛。健全校本研修机制,探索以专题研究项目或以学科组为单位的教学研讨、示范课展示等各类“做中学”式培训,强化以学科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岗位实践培训,支撑学科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研组建设,优化校本教研方式,注重学科教学改革实践模型培育和示范案例展示,引领教学变革。加强支撑教学改革的设备设施建设,加强家庭、社会、企业各类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加强家庭教育,创新家校社合作。

二、创新“双新”实践推进机制

推进普通高中“双新”实施,既需要理论研究、规划设计,也需要创新实践推进机制。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教研越来越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推动力量。

1. 构建教研、科研、培训协同推进机制

一是科研和教研的协同。强化新课程新教材研究,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指导、教育评价改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加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顶层设计,共同研究制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和学科组制定相应的三年发展规划方案。结合学校发展基础、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以及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要求,指引学校及科组准确把握整体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主要领域以及课程体系、学科教学等各项改革的主要维度,帮助学校构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整体框架。

同时,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导向作用,面向教学改革的重点突破领域,面向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进行选题和规划立项,协同引导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并围绕教学改革的选题、基本框架设计、实践推进、示范展示及成果转化等协同推进。

二是教研与培训的协同。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或者说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归根结底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探索。这需要教研部门做好顶层谋划和整体设计。如何缩短教学改革框架设计与教师实践探索之间的距离,是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如何实现教学改革理念、实操框架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一体化,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教师培训部门紧紧围绕新高考命题改革、新课程实施以及相关学科教学改革突破点等,组织开展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题性培训。以多样化教学改革实践模型的设计为培训重心,建立专题性培训及反复研讨机制,帮助学校或学科组设计并厘定具体的教学方式改革模型,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帮助提炼和完善其操作模型。

三是教科研培协同推进。通过学科教学指引、教学资源开发、教学专题调研、教改项目协同研究、示范课展示、教学实践模型培育推广、学业质量监测分析与教学诊断等方式,规划和设计学科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市区校三级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包括教学改革协同研究、集体视导、项目协同推进等工作机制。学科教研员分别跟进,研制发布新课程新教材学科教学指南,组织分类培训,加强及时指导和实践推进,特别是强化学科组按既定的教学改革方向实施探索,加强教学设计研讨,开展示范课展示活动,展示教学改革具体案例。

2. 开展试点先行探索

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必须找到有力的抓手和有效的载体。为此,我们在全市遴选了10所示范校、28个学科示范基地,先行探索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主要任务是在课程体系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指导、考试评价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等领域推进系统变革,以学科组为单位,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此基础上,针对深圳市“十四五”期间普通高中建设规模大的特点,重点面向新建普通高中遴选了一批实验校和学科实验基地,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同时,建立定期汇报、示范展示交流及督导验收机制,及时了解学校进展,指导和敦促学校按既定规划顺利推进。

3. 构建项目引领实施机制

为在更大范围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在努力推进示范校和学科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项目引领的推进机制。与示范校和学科示范基地建设路径不同的是,项目实施机制更聚焦问题解决,具有大面积的推进功能。主要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指导等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重点领域进行项目规划,指导和推动学校选择相应的项目深入实施。

为推进项目实施,我们对各项目实施框架进行了系统的设计,经过专项培训,推动学校进一步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面向全市普通高中征集典型案例,提炼项目实施模式,深化相应的项目实践。特别是通过案例的改进和优化,培育优秀典型,开展示范交流,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依托市教研员承担的若干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建设项目,统领区级教研和若干学校基地,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

4. 构建成果培育式推进机制

引入教学成果培育机制,不仅可以增强学校和科组实施教学改革的动力,而且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明晰教育教学改革的框架设计与实践模型。为此,我们参照教学成果培育方式,组建专业指导小组,聘请专家指导学校围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整体领域,研制和设计系统性改革方案,规划设计并推动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指导等。开展过程性指导和跟踪,提升和完善教学成果模型,推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组织教科研人员,结对提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优化教学成果表达。

同时,着力打造“博士后创新论坛”“鹏城教育学术讲座”等学术平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交流,引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方向。此外,积极建设教科研培一体化智慧平台,在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实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过程性数据记录,助力成果打造。

(李桂娟、潘希武 作者分别系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副院长)

《人民教育》2023年第8期

(责任编辑:张家华)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